【2017年新三板高端装备中期策略】回归价值看好具有中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装备细分领域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资讯

【2017年新三板高端装备中期策略】回归价值看好具有中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装备细分领域

2023-10-28 10:24:15 技术资讯

  原标题:【2017年新三板高端装备中期策略】回归价值,看好具有中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装备细分领域

  【市场情况】2017上半年新增挂牌116家,协议转让企业增长64.74%

  2017年截止到4月30日,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16家,2017年同比减少119家。做市转让企业数目稳步上升,但是成交总额有所下降;协议转让企业增长64.74%、成交额上升110.31%;定增企业数达112家,但是预计募集资金基本持平。

  当前经济不具备强劲复苏的条件,子板块景气度是股价表现的主要因素,精选子板块和个股成为高端装备板块投资的主要方式,因此,结合市场情绪2017年下半年我们更关注高景气度、且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的高端装备细分领域。从政策、需求拉动、生命周期自上而下分析,同时从规模企业的业绩自下而上进行验证,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相关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工控系统、数控机床这三个方向。

  新能源汽车政策大风驱动相关核心配件及装备。国务院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200万辆,复合增速40%,电机电控以及激光加工设备和电池检测设备等核心部件及配套装备,将最大限度享受行业的爆发红利。追溯2008年光伏行业的迅猛增长态势,相关龙头企业最大化受益。

  工控系统:伺服行业将持续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替代需求。2016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19.43亿元,同比增长14.2%。目前,机器人关节驱动、高端数控机床等都离不开伺服系统,关节越多,机器人的柔性和精准度越高,所要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就越多。

  数控机床进入国产替代阶段,前景可期。2016年以来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已恢复增长,2016年同比增长6.38%,产量达到25万台。高端数控机床从需求预期驱动向需求驱动过渡,高成长型的优秀企业2016年实现了增长中枢向上移动(可比2013年经济回暖好转时,通用机械多家成长型企业增速上移)。

  特别是3C自动化数控机床高景气细分领域将引领变革,中长期的增长驱动力来源于国产化替代和持续技术持续更新:如目前金属机壳正流行,核心设备是高速钻攻中心持续强劲;3D玻璃+OLED屏幕的配置逐渐兴起将带动热弯机等爆发,未来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2017下半年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核心装备和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联赢激光、大地和、瑞能股份,工业自动化(工控系统、数控机床)领域推荐具有技术壁垒和基因的北超伺服,在快速发展的3C自动化领域深入布局的嘉泰数控。

  从估值角度分析,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估值低于新三板整体折价47%,仍属于价值洼地,各企业估值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瑞能股份(834674.OC):纯正电池测试系统企业,享受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2017年截止到4月30日,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新增挂牌上市企业116家,2016年同期新增挂牌上市企业235家,2017年同比减少119家。

  2017年截止到4月30日,高端装备板块有227家企业进行做市转让,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8家;总成交量达3.70亿股,同比下降74.19%;总成交额达20.77亿元,同比下降64.67%。其中,成交额上亿元的企业共有4家,占比1.76%,成交额最高的企业为天丰电源(832283.OC),其区间成交总额达3.13亿元。

  227家做市转让企业中涨幅超过100%的有2家,占比0.88%,涨幅最大的为金陵电机(834693.OC),涨幅高达236.90%,而跌幅最大的为利德浆料(831678.OC),跌幅为-56.67%,高端装备板块做市转让企业涨跌幅分化程度较大。在227家做市转让企业中有88家企业价格涨幅为正,占比仅38.77%,说明交易价格趋于上升的企业数目偏少,高端装备板块做市转让企业的交易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

  1.3 协议转让情况:企业数目增长64.74%、成交额上升110.31%

  截止至2017年4月30日,高端装备板块有1,308家企业进行协议转让,相比2016年同期的794家,企业数目增长了64.74%;总成交量达8.12亿股,同比2016年上升67.90%;总成交额达40.49亿元,同比上升110.31%。其中,成交额上亿元的企业共有11家,占比0.84%;成交额最高的企业为景津环保(832899.OC),其成交额达3.97亿元,是排名第二企业的1.63倍。

  2017年截止至4月30日,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共有112家企业发生定增预案,同比2016年同期的144家减少了32家,同比下降22.22%,总增发数量达9.92亿股,是2016年同期的1.11倍,预计募集资金共49.09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在定增企业数量减少,增发股数、预计募集资金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说明整体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定增价格有所提高。

  2017年截止至4月30日,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中嘉行传媒(830951.OC)预计募集资金最高,达2.75亿元。

  从高端装备板块股价的表现规律来看,子板块的景气度是股价表现的主要因素,精选子板块和个股成为高端装备板块投资的主要方式。因此,2017年下半年我们更关注高景气度、业绩明确的高端装备细分行业。基于寻找具有确定性业绩的细分领域,从政策稳增长、产业升级、生命周期自上而下分析,同时从规模企业的盈利和成长性自下而上进行验证,重点关注新三板新能源汽车相关装备及核心零部件、工业自动化的数控机床和工控系统三个细分领域。

  结合历史业绩和业务态势进行自下而上地验证(分析数据剔除以下三类企业:2016年净利润低于1000万;营收少于5000万;2015-2016年连年亏损的企业),根据2016年年报数据,工业自动化、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增速较快,对应增速32.06%、28.90%和26.12%,均高于创业板2016年的同比增长24.45%。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态势逐渐趋向健康化;工业自动化板块由于下游制造业(如3C自动化板块)降成本压力大,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收到亲赖;而传统汽车2016年的快速增长具一定偶然性,不具太强可持续性。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2016年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1.7%和53%。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大幅增长。高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凭借其单位电池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体积小、质量轻等诸多优点,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并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包括了锂矿、铜矿、稀土矿等矿资源;中游包括锂电池和其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容易被忽视的电机电控以及激光加工设备和电池检测设备;下游包括整车和充电设施及服务。下面深入挖掘电机电控以及激光加工设备和电池检测设备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从技术、客户和产能分析,大洋电机(收购上海电驱动)、正海磁材(收购上海大郡)、大地和和北京精进属于第一梯队的新能源电机及电控企业。大洋电机和正海磁材属于A股上市公司,大地和属于新三板挂牌企业,北京精进属于未上市企业。

  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除了星云股份外没有主营业务为从事锂电池检测系统及自动化组装系统的上市公司,正业科技业务中部分设计锂电池检测设备,新三板挂牌公司有瑞能股份,未上市公司有浙江杭可、湖北德普。

  激光加工设备第一梯队:上市公司包括大族激光、华工科技、金运激光、光韵达等;新三板公司有联赢激光、天弘激光。

  伺服系统是一种运动控制部件,通常由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组成,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通常为 PLC 下达的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调控等处理,控制驱动装置的输出力矩、速度和位置,实现对物体的位置、方位、姿势等进行控制。相对于变频器+普通电机而言,伺服系统定位精度更高,响应更快,能够进行位置控制,是智能制造、机器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将长期受益产业升级带来的替代需求。

  高质量的伺服系统必须具备的特点:(1)稳定性好:系统在给定输入或外界干扰作用下,能在短暂的调节过程后达到新的或者恢复到原有平衡状态;(2)精度高:输出量跟随输入量的精确程度高,例如精密数控机床一般要求的定位精度或轮廓加工精度很高,允许偏差只能在0.01~0.001毫米之间;(3)响应速度快:是伺服系统动态品质的标志之一,要求跟踪指令信号的响应要快,一般在200毫秒以内,甚至小于几十毫秒,而且要求达到设定值后,立即转成平稳状态,并保持住。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液压、气动到电气的过程,90年代伴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升级,伺服系统的控制技术逐渐从模拟信号控制向数字信号控制转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国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10年开始国产替代正加速进行中。

  伺服系统有两种分类的方式,分别是按照系统功率大小和末端执行机构种类分类。按照系统功率大小可分为小型伺服(1KW)、中型伺服(1KW-5KW)和大型伺服系统(5KW)。

  伺服系统按照末端执行机构可分为气动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三种类型,目前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是电气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进一步又可分为步进系统、直流系统、交流系统和直线系统四类。

  伴随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推进,受益于下游应用行业机器人、电子制造、数控机床等较好的发展以及我国交流伺服技术的突破与成熟,我国伺服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销售收入和利润逐年上涨,2016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19.43亿元,同比增长14.2% 。利润总额达到8.37亿元,同比增长14.2%。

  当前,我国伺服市场的国外伺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左右,具体情况如下:日本品牌如松下、三菱电机、安川等占据了50%的市场,欧美品牌占比约25%,其中包括了美国品牌罗克韦尔、丹纳赫等,德国品牌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等。国产品牌仅拥有20%的市场,而当中中国大陆、台湾分别占据10%,中国大陆的品牌主要有汇川技术、华中数控、北超伺服等,台湾以东元和台达为代表。鉴于目前伺服行业国产化率较低,未来伴随我国伺服行业产业升级,国产替代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伺服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最为重要的控制和执行机构之一,应用于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近几年在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应用迅速扩张。

  国内伺服企业的技术提升,伴随着机器人、新能源汽车、3C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增长,国内伺服驱动器厂家竞争力快速提升,在短短的不足十年时间里实现了从起步到全面扩展的发展态势,成长起了一批优秀的企业。

  “高档数控机床”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10大重点领域之一,同时《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行业列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要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发展,重点开发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从2015年的33%提高至2025年64%。我国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特别在3C自动化领域,上游相关设备领域的增长的中长期逻辑在于:进口替代和持续快速的更新换代。

  数控机床工业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誉为“工业之母”,数控机床种类众多,根据工艺方法可分为金属切削数控机床、金属成形数控机床和特种加工数控机床。按照联动轴数分类,目前有两轴联动、两轴半联动、三轴联动、四周联动、五轴联动等。数控机床联动轴数越多,控制系统就越复杂,加工能力就越强。

  数控机床行业处在产业链中的中游环节,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光机、控制系统、主轴、丝杆线轨、刀库、铸件、外罩钣金等。数控机床行业下业分布较为广泛,几乎涵盖制造业所有领域,主要涉及的产业包括消费电子、通讯、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化工、教育、新能源、轨道交通、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逐步摆脱国外产品的垄断,进入世界高速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在需求的拉动下, 2005 年、2008 年、2013 年三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分别为5.85 万台、13.97 万台、20.00 万台,产量增长迅速。同时,我国数控机床需求市场规模从2011年712亿元上升到2015年1,355亿元。2015年,由于宏观经济放缓,机械行业整体处于下滑状态,中国机床行业同样受到影响。数控机床在经历2014年35%的高速增长后,2015年产量降至25.91万台,同比下滑17.2%。2016年迎来拐点,从中经网的数据来看,2016年以来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已恢复增长,2016年同比增长6.38%,产量达到25万台;2017年1-2月同比增长5.81%。近年来,我国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占数控机床总产量的90%以上。

  (2)数控化率28.83%、高端国产化率2%,高端数控机床成战略必争领域

  根据机床行业协会统计,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为28.83%,显著低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60%-70%的数控化率,未来随着下业的产品和产能升级,数控机床的需求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数控机床必将逐渐替代普通机床,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数控机床将拥有更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根据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的数据显示:虽然普及型数控机床国产化率达到70%左右,但是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有2%,并且国产数控机床当中大约80%使用国外数控系统。整体市场需求方面,高档机床占10%。目前机床的进口金额占比仍然非常高,2011年、2012年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近几年逐年下降。从结构上来看,主要是数控机床为主的高端机床。近年来,金属加工机床进口额逐渐下降,在中国机床消费额趋稳的背景下可以看出机床的国产化率正在上升。

  据Gfk发布的《中国3C市场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技术消费电子市场增长迅速,2017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1%。3C市场作为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17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达8.4%。3C产品一般指通讯产品、电脑办公、数码影像。2016-2017年行业增速有所回升,产品市场巨大,并且由于3C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带动3C 自动化装备需求旺盛。3C 产品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有明显的消费属性,尤其是在组装和检测环节。未来3C产品技术升级及新配件应用极可能引起上下游设备生产商的再次爆发。

  3C自动化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在2016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如,2016年智云股份专注显示模组组装设备,实现43%增长;田中精机是国内数控绕线%增长,旗下远洋翔瑞主营业务为玻璃精雕机和金属CNC 等;昊志机电是电主轴领军企业,实现了50%增长。龙头企业验证行业需求回暖。

  3C领域快速的更新换代带动配套自动化行业高增长。3C行业经过了10几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具备了巨大的存量市场。如果说行业之前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渗透率的提升,难么未来接棒的将是行业的持续创新。创新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广度上,3C细分产品的涌现、带来新的增量市场,例如iwatch、VR眼镜等新兴产品。二是在深度上,新功能带来的新变化,例如金属手机壳取代塑料手机壳带来CNC加工设备需求大规模增长,玻璃机壳代替金属机壳带来精雕机需求大增,3D玻璃替代2.5D玻璃带来热弯机的全新需求。

  目前金属机壳正流行,加工设备持续强劲。近几年除了苹果手机连续使用金属机壳外,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品牌也逐渐在各自的旗舰机型中大规模使用金属机壳。金属机壳已经逐步成为高端机型的首选,也正向中低端手机渗透,渗透率逐步提升。苹果手机金属机壳占比超过90%,国产品牌配金属机壳占比超过35%。

  金属机壳加工工序有50多道,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冲压、精雕、打磨和抛光等。加工过程中,核心的设备是高速钻攻中心,伴随国产金属加工潮流,国内金属加工企业放量明显,一大批CNC企业在技术水平和产销规模上已经逐步开始向日韩企业看齐。

  目前显示面板逐渐革新,OLED正在成为新的显示技术,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OLED投资加快,势必会加大对设备的采购需求。前制程和中段设备主要被日韩企业垄断,后段模组设备企业是国产设备有望取得突破的领域,核心设备包括绑定、贴合、检测等。2.5D玻璃具有美观、高硬度、散热性好等优点,而3D玻璃除了以上优点外,还可与柔性OLED屏完美配合。2016年市面上,已有三星Galaxy Note7和小米 Note 2 使用双面 3D 玻璃+柔性 OLED的配臵,预计 2017 年安卓阵营会有更多机型采用该配臵。苹果新手机据传将采用2.5D/3D玻璃盖板,预计玻璃盖板加工设备以及上游的数控系统等关键核心部件也将迎来爆发。在未来3年内,基于OLED技术、5G通讯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3C面板市场将有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根据以上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在新三板高端装备领域,2017下半年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核心装备和部件领域的龙头企业联赢激光、大地和、瑞能股份,工业自动化的工控系统领域推荐具有技术壁垒和基因的北超伺服,数控机床领域推荐在快速发展的3C自动化领域深入布局的嘉泰数控。

  就估值水平而言,新三板高端装备企业的估值并未完全反映出其高成长性,截止2017年4月30日创业板PE(TTM)为85.2,新三板为创业板47%的水平。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细分板块的企业平均估值为26.73和20.22,折价更低。

  整体来看,新三板高端装备板块仍属于价值洼地,各企业估值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公司专业致力于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电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及制造,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

  公司生产的电主轴、智能伺服和伺服驱动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均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拥有交流伺服电机、主轴电机、电主轴电机、水冷伺服电机、变频伺服电机等5个系列。

  a.数控机床领域稳步增长;b.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推广呈现爆发之势:新能源汽车未来三年超100%增长,将是伺服系统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c. 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高增长:根据IFR数据,预计未来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仍将维持30%以上的增长;d. 风电设备需求快速增长,伺服系统在风电行业的销量增速在20%左右,市场需求广阔。

  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大环境下,得益于公司自主研发的电主轴伺服系统,刀塔、刀库、转台等核心功能部件投放市场以及公司对中高端数控机床市场的开拓,2016年度公司销售订单增速有所回升,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1.58 %;归母净利润为4,212.88万元,同比增长23.36 %。整体而言,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趋势明显,前景乐观。

  3.2大地和(831385.OC):国内第一梯队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提供商

  大地和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并以电机及控制器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为基础,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驱动电机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1)源自贝来实验室,专注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公司前身“深圳市贝来实验室”,由深圳政府1995年创办的不对外科研机构,专业研究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研发成功国内首台混动专用3kw的ISG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与中科院联合研发了国内首台混合动力中巴车;研发国内首台新能源汽车用油冷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国内首家成功研发磁阻式旋变等等。

  (2)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市占率达7.5%。目前已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客户包括:东风汽车、申沃客车、安凯客车、江铃汽车、海马汽车、金龙客车等。产品门类涉及客运巴士、小轿车、特种车辆、低速车等多个领域。

  (3)成为宝安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环节。大地和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第一梯队企业,2010年被宝安集团控股。公司是继2004年宝安集团控股贝特瑞(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之后的又一重要布局。

  (4)持续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公司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并参与863计划电动汽车电机研发专项,多次为参加863计划电动汽车专项项目的高校与科研单位提供电机配套服务,形成了为各类车型提供适配方案和系统的独有优势。

  2014-2015年,公司业绩和净利润呈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由于受到“骗补”风波、补贴新政迟迟未出台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同时,国内竞争逐步加剧,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27.95%;实现归母净利润5,083.0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36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趋势。随着2017年政策明朗,增速有望回升。

  3.3联赢激光(833684.OC):专注激光焊接,成就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联赢激光是一家激光焊接全套应用方案提供商,专业从事激光焊接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光通信、太阳能、家用电器、汽车配件以及其他五金件等行业。经过十一年在激光焊接领域的精耕细作,已经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1)中国激光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15-20%:保守预测,以12.5%的年复合增长率测算(OFweek激光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我国激光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保持在 15%~20%),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47亿。其中激光焊接全球市场的增速在20%以上。

  (2)激光能量负反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联赢激光激光能量负反馈技术优势明显,在焊接中,保证激光焊接机始终能够按照工艺要求输出所需要的激光能量,代表目前国内激光焊接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亦处于先进水平。

  (3)积累了一批顶级下游客户。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珠海银隆、亿纬锂能等。

  联赢激光近几年业绩保持较高增长水平稳定增长。2015年联赢激光实现营收2.65亿元,同比58.70%增长。净利润5165.57万元,同比124.24%增长。201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56.74%;实现归母净利润6,870.9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01%。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动力电池的爆发将继续推动激光焊接行业发展,由于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地位,我们预计2017-2018年将保持50%复合增长。

  3.4瑞能股份(834674.OC):纯正电池测试系统企业,享受行业高速增长红利

  瑞能股份是一家专业设计、生产电池检测设备、电池化成设备和相关配套设备,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动力电池测试系统、智能电池测试系统、高功率电池测试设备、组合动力电池高电压大电流配套组件等。

  (1)动力电池企业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纯正的电池检测企业最大限度享受行业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

  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遇,2015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现高速增长。公司在2016年度推出虚拟电池BMS产品和锂电池生产自动化集成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中的电池测试系统销售占比为96. 80 %,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60%;归母净利润为5,221.63万元,同比增长118.31%。

  3.5嘉泰数控(837335.OC):高端数控机床新秀,专注3C自动化领域

  嘉泰数控是专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创新型企业,产品渗透到机械加工各个方面,主要应用于3C自动化领域,覆盖消费电子、通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风能发电、医疗器械等行业。

  针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开发了多款针对碳化硅,液态金属,蓝宝石玻璃等新一代高端3C加工设备,即精密加工的高端装备—门型立式加工中心系列机型(JT-GL550(高光机)/GL550A和JT-GL550-V)。

  公司子公司日旭精密(台湾团队)研发生产的高精度五轴头,已经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全伺服同动五轴头也在最终实验中。自行研发的DDR转台,精度及稳定性超越了台湾同行业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到生产现场。

  新增针对消费电子及医疗电子对新材料需求,增加新的设备及智能化产线,主要生产蓝宝石玻璃盖板及3D玻璃盖板。在未来3年内,基于OLED技术、5G通讯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3C面板市场将有一场技术升级,嘉泰数控已提前做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公司业绩在2015年触底反弹、扭亏为盈,营业收入达到3.99亿元,同比增长539.97%;归母净利润达到7,146万元,同比增长70倍。2016年业绩仍保持高水平增长,营业收入达到7.65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46%。

  (1)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在子板块景气度高涨,市场上行的过程中,随着景气度趋缓,投资视角逐渐进入一个切换过程。新能源补贴政策不及预期,对电动客车和物流车的产销影响较大,相对于上涨而言,下跌的规律性更强,特别是业绩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换的过程中,业绩减速对股价的杀伤力并不亚于业绩连续下滑;

  (2)大量企业切入,竞争加剧。由于消费和技术升级,在工控系统和数控机床需求提升,相关企业纷纷切入,行业竞争加剧,带来应收账款增加、毛利率下降、对外资本性支出增加(亦作为子板块实时监控的先行指标,判断行业的竞争性)等,提升企业的经营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