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教育走上破冰之旅
您的位置 : 首页 > 安博体育官网下载app > 数控车床配件

中国职业教育走上破冰之旅

2024-04-01 07:06:43 数控车床配件
详细介绍:

  2007年11月,第39届国际技能奥运会在日本举行,共有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831名选手参加,然而,如此隆重的技能大会中国却无人出席。这一信息再次引起了记者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深思。

  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讲到过去5年工作回顾时提到,过去5年中国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07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分别达到2000万人和861万人。近年来,中国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持续扩大招生,目前在校总人数已达3000余万人。2008年的主要任务,提到,要全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于中国职业教育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加利好的消息。然而,究竟如何让如此庞大的职业教育队伍真正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中国的职业教育怎么样才可以走向世界,更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对职业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良好的实训基础条件。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实训场所和设备不足造成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正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河南周口海燕职业中专校长李海燕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就认为,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首先是要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必须靠加大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来实现,该县目前已经有16个实训基地。

  河南省平高电气股份公司二厂数控车间班长张全民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以数字控制机床为例说,数字控制机床专业是职业教育里面的热门专业,社会需求量很大,但一台数字控制机床价值在10万元以上,有的学校没有钱买,就干脆让学生在电脑上用学习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还有的学校怕学生弄坏了机器,光让看不让摸,以至于有的学生上了几年学校,却不进行过实际操作,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摸过数控机床。

  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也受到了国家关注,近年来,国家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职教建设工程和计划。其中,在高职教育领域:从2006年起,3年建设100所国家示范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重点是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搞好三大建设,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中职教育领域,“十一五”中央将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将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等。

  一些地方政府为支持职业院校的发展,也在建设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方面加大了投入。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系主任李勤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三门峡市就拿出来800多万元,给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不过这些依然满足不了学校的需求。”李勤说,近年来,职业院校快速地发展,办校规模也逐步扩大,如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就从4000人发展到了8700人的规模。学校规定,实践教学必须占到50%,而以现有的实训条件很难达到这种要求。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培养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技术人才。“现在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往是脱节的。”李勤说,而这正是造成一些职业院校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通过根据公司需求来做专业设置、让学生到企业实习等方式促使人才教育培训、满足企业需求。

  李海燕说,河南周口海燕职业中专采用的都是订单培训,依据市场需求采用长短期培训,仅2007年培训学生1.08万人。不过,她建议,职业院校的教材应由企业和教育部门共同来编写,要通过一直更新来跟上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李勤则介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采用“2+1”的人才模式,“1”就是学生有一年的时间是呆在企业的,包括毕业设计也可以到企业里做。

  “这个1做起来很难!”李勤说,学校送学生进企业的目的是想搞培训,学校要求学生要在几个岗位上轮岗,要对公司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等都有所了解。

  “但是企业不愿意这么做,因为学生刚刚在一个岗位上熟悉了,又要换到另一个岗位上,对企业的生产没有一点好处。”李勤说,不否认,也有企业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

  其次,学生到企业实习没有一点保障。李勤举例说,曾有一个学生到啤酒厂去实习,啤酒生产线上一个瓶子突然爆炸,把这个学生的背部炸伤,学生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最后在学校与企业的协商下,企业负担了全部的医疗费用。

  李勤说,必须找到与企业深层次合作的一个良好机制,才能提升公司与职业院校共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李勤坦陈,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司数有限,企业效率也无法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相比,这也加大了这些地区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的难度。

  “我们希望国家能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如通过减免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企业的一些税收,来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深层次合作。”李勤说。

  2006年11月中旬,教育部真正开始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至少安排2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都是一路攀上。

  李海燕说,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如果说以前对于加强职业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现在真正落到了实处。

  然而,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日益繁荣的趋势,这些资产金额的投入仍显不足,这也引发了一些人对职业教育办学和投资模式的探讨。

  “中国职业教育必须有民办教育,必须要加强民营资本的介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董事长赵超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他们学院就是一所企业投资的民办职业院校。

  赵超认为,职业教育首先是要面对市场,要根据公司培养人才,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设置才能贴近市场,学校的就业率才会增高。

  赵超甚至提出,应该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市场之间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对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改良,来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准。

  李勤也十分赞同将竞争机制引入职业教育中。李勤说,现在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所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数量非常多,如果能保证学校质量,可优先考虑引入市场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可促使一些学校越办越好,而另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学校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而一些好的职业院校也容易吸引民营资本的注入。“最近,由于学校规模扩大,我们学校又投资1亿多元建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等,这些资金全部是社会资金。”李勤说,通过民营资本办学,应该是职业院校以后发展的一个方向。